|
《论砚》《砚台博览》(刘红军著)浏览数:92次
![]()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燕飞、张宏民主持中华砚文化展览开幕式 李远山应砚文化研究会会长刘红军中将之邀请参加砚博会并题《国砚赋》并书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试迟浩田刑警副司令刘红军观看李远山所撰写的《国砚赋》 第二届砚文化展及李远山创作《国砚赋》在展览中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贾庆林、李长春、李岚清及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贾庆林作了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长春题词 李远山应邀为第二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题(聚砚斋) 李远山应邀为第二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题(砚海墨涛) 国 砚 赋 ——李远山 辛卯金秋,会刘兄署,喜得砚台博览,将军赠砚缘宏书,齐鲁十二圣大著。开卷了然,字贵如玉,凿古镶金,砚海墨涛,远山甚欢。互赠诗书,促膝寒暄,欣闻同邑,志趣相投,面识恨晚。刘兄虽乃英豪武将,细观聆听其言,一生风雨历程,两袖清风行事。军旅生涯,情怀天下。军余闲时,喜好诗书画印,乐研文房四宝,独爱中华古砚,宅中藏砚数以千方,献砚建馆倾空私囊,孝友忠义,爽朗豪迈,扶正气抱不平,著书立卷,解囊收藏,实乃国学真儒;可谓鉴赏大家,无愧学人益友,许公有序赞之。 吾观将军,气宇轩昂,磊落英武,言语之间,又有学者气度,文人情怀,案牍娓娓不穷,立卷洋洋千言,武藏剑,文爱砚,刘兄双得也。远山学之,欣然起兴。 上下五千年, 纵横万里川。 情怀天下事, 国砚现人间。 中华国砚,天下博览。一地一品,一砚一面。难以星海计,不可胜数之。史载文房四宝,风雨千余年,国砚魁首,历代珍藏,誉满九州,名传中外。砚集雕刻、绘画、诗书为一体;汇史学、美学、收藏之文化,洞藏华夏民族各时期社会文化之信息,开放中华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之奇葩。 追溯国史,砚海墨潮,风雨沧桑,春秋砚事,亘古永存,万世流芳。各朝各代,各砚名产,繁荣如麻。寻宗问祖,砚艺开盘,源于黄帝,启于石文,与中华文字同源,又诗文字画同兴。史书载《古今事物考》云:“自有书契,即有此砚。盖始于黄帝时也,一云子路作。”考古实证,砚源乃磨盘、磨棒,均取于石料磨器物之演变而来。早在仰韶文化初始,已有磨制石砚器具产生,问世约五六千年。 有史可考,夏商周时已有青铜砚,石砚、缸砚等日常使用砚。春秋战国时青铜、锡、铁器等用来制作砚台。秦汉时以陶砚、漆砚为主,在砚台造型、彩绘上,已出现精美透雕与浮雕并用之手法,纹样图案伴有各式动物造型,有栩栩如生之美感。至此,瓷砚、玉砚、漆砚、陶砚也应运而生。 三国两晋,文人墨客用砚已司空见惯,至南北朝时砚台已走向艺术化,瓷砚盛行,陶砚、石砚开始雕刻各种图案,文人雅士纷纷“以砚比贤,以墨比德”。 隋唐开发了端石、歙石、临洮石为砚用材料。红丝石和澄泥石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工艺市场已涌现各种诸如石、陶、瓷、铜、铁、锡、漆、玉等砚料做成的样式繁多的砚台精品形成:“端、歙、洮、红丝”等四大名砚,后世流芳。 宋元时,文房四宝进入寻常百姓家,帝王将相玩弄之,市井之人无一不拥有之。宋苏易简《砚普》鉴: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甘肃洮河石为第四。雅士骚客,玩弄手掌,摆式桌案,以示志士文贤,达官贵人,纷纷效之。 明清两朝,继而开新。除上述砚材外,还开拓了水晶、漆砂、翡翠、象牙、玻璃以及高档硬木等质优材料。其造型奇丽,令人目不暇接,望砚兴叹。 诸多砚台制作潜吸石雕、牙雕、木雕、漆雕之工艺。图案多以写实主义与文人情怀相结合,有梅兰竹菊,花草虫鱼,山川日月,横塘牧牛,飞禽走兽,历史典故,人物事件,八仙过海,各家书法,河塘湖泊,印章铭刻,诗书画印为一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观古赏今,四大名砚依然傲笑于江湖。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端溪一带,因而又称“端溪砚”。为“四大名砚”之首历史悠久,其独特风格和艺术造型,历来被文人墨客视为瑰宝,受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宠爱,故名产中外,誉满四海。端砚石质纯净、细腻、娇嫩、滋润,有“秀而多姿”、“呵气研墨”、“发墨不损耗”等优点。有紫、绿、白三种基色,以紫色为主调。有鱼脑冻、青花、蕉叶白、天青、获捺、猪肝冻、金星点、金银线、冰纹、石眼等品名。石眼是端砚之重要特征。古人对石眼情有独钟,认为石眼细润有神,如人之眼睛,别具一格。 歙砚因产于安徽歙县而得名。以婺源(今属江西)龙尾山下溪涧中的石材所制最优,故歙砚又称龙尾砚。唐开元年间已有生产,南唐时形成一定规模。歙砚石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嗀里,金声而玉德”等优点。按天然纹样可分为: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玉带等石品。由于歙砚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南唐元宗李景喜爱。 澄泥砚为泥所制,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这些雕砚刀笔凝练,技艺精湛,状物摹态,形象毕肖,灵通活脱,逗人情思。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 红丝砚是以山东天然的红丝石为原料制作的石砚,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原砚材出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临朐老崖崮为主产区。温润如玉的质地。 红丝砚温润的石质给人以淡泊宁静的舒适感,一砚在手如握美玉,时常抚摸把玩,则有人石相亲之感。 艳丽多姿的色彩 红丝砚的色彩以红黄为基调,赭、紫等色兼而有之,各具特色,妙不可言。变化莫测的纹理 石可先生曾为红丝砚题刻砚铭“谁持彩练当空舞”,就是对红丝石曲线纹理的形象比喻。红丝砚纹理极具变化,文字、动物、山水、人物等图案都在似与不似之间,使人产生无尽遐思。 远山以为,当下国砚繁盛,名产名品诸多,细研精品,中华砚已拥有“十大国砚、二十家名产、一百属砚种”。 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国学艺术,使之古为今用,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追求人生高境,提高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内涵,远山倡议有关机构当设立“砚学”学科,开展“砚考”,研究“砚诗、砚画、砚印”,以其填补这一学科之空白。并开展十大国砚、名砚名产评选活动。大力研发名品精品,让中华国砚泼墨天下,名扬四海,值此,远山兴然题拙诗一首: 笔墨舞风流, 胸中壮志酬。 人间风雨事, 砚海荡春秋。 2011.10.11 刘红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员。男,1947年7月生,山东平邑人,68年12月入伍。曾任武警北京市总队参谋长,武警北京市第一总队总队长,武警北京市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武警部队副参谋长。2005年7月任武警部队副司令员。1997年晋升为少将警衔。2006年7月晋升为中将警衔。2010年12月离职。2011年12月起担任浙江省山东商会顾问。2012年12月受邀担任中国伍福精英会名誉会长。
|